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总是成效不彰
  来源:兰格钢铁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8日 点击数:

  眼下提起钢铁行业,8个字形容其窘境:”环保整治、钢市低迷”,很形象。

  在”霾”天频发的当下,环保节奏刻不容缓。已经被低迷的钢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钢铁企业,同时又要带上环保这根”紧箍咒”。立足环保、节能降耗、生态友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持续增长,是所有钢铁企业需要遵循的生态法则。所以说,我们必须用较低的资源消耗完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钢价持续走低,钢企效益低下。据兰格钢铁网采集的三级螺纹钢(Φ25mm)十大城市均价,从2007年到2014年,出现的峰值为5876元/吨(2008.5.13),谷值2831元/吨(2014.9.28),谷值较峰值跌3045元,峰值为谷值的2.08倍!显然,近8年间,钢铁市场走过了繁荣、衰退、萧条。何时会复苏?理论上,”每一次萧条都孕育着繁荣”,同样的事情在不同市场、不同阶段会轮番出现。但复苏需要有一种积极力量去推,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是外在的需求,还是内在的调整?

  经济数据不给力,消费低迷,内需乏力

  2014年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下滑到7.3%,是金融危机之后最低水平,经济“换挡”继续发出强烈信号。

  以往,政府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固定资产投资,铁公基等大工程开工、房地产大规模兴建,带来的钢铁消费立竿见影,曾经的4万亿投资使得钢价从08年11月到11年9月,维持3年上扬态势;而一些扩大消费的措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补贴、公积金新政等等成效不彰。前中国国家总理朱镕基儿子,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朱云来,曾在央视财经金融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但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10年来一直在下降,个人储蓄只占国家储蓄的10%,这不利于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这也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有效的拉动老百姓的个人消费。

  中国经济当前的问题并不是要刺激,而是要改革。通过改革来找到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改革缓解经济下滑的颓势。国家把焦点都放在改革,弱化刺激。所以在政策方面,未来至多有一些”微刺激”继续亮相。推动钢市复苏的积极力量是外在的需求,这种预估,显得迷茫。

  化解过剩,通过市场?通过政府?

  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如果某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必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经营中失利和竞争中败北的企业会自动退出市场,整个行业就会回归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用不着政府操心费力。然而在我国,情况不同。产能过剩是政府行为和政府竞争的结果,也成了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正是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为名,通过土地、税收、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优惠,扭曲市场秩序,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所以,国内通过市场竞争来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速度会很慢,供应过剩可能会把钢价拖累较长一段时间。更有效的或许是要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联合起来调整。

  调减钢产量,不妨借助他山之石

  上世纪的70-80年代,欧洲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而钢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不强,也造成企业的严重亏损。1980年欧盟正式宣布欧洲钢铁工业处于危机之中,同时采取了限制粗钢产量的政策,规定了最高总产量限额和欧盟成员国内大多数品种钢材贸易量的最大限额。此外,经欧洲委员会同意,欧盟还通过了限制成员国对本国钢铁企业资助的决定。根据此协议,欧盟成员国只能为降低生产能力给企业提供资助。90年代初,钢铁生产能力再度出现显著过剩局面。为此欧盟继续采取降低产能的政策,于1993年2月开始执行重建计划,主要内容是从1993 -1995年削减过剩能力1900 -2600万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四国政府为六个国有钢铁企业支付因减少产能带来的损失。

  萧条使得过剩问题发酵,化解过剩不能只靠市场

  产能过剩是经济繁荣与萧条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的产物。正是因为萧条,潜在的过剩问题暴露殆尽。但由于退出机制的不健全或退出比进入时成本更高,就出现了一部分钢铁企业即使亏损仍在继续经营。因为企业在退出市场的过程中同样会面对许多成本,这些成本构成一种壁垒阻碍了企业自由退出,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弥补这些损失。为了促进不适合行业发展的企业正常退出,政府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以降低企业的退出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设立专项补偿基金;或鼓励其将土地、厂房交由政府收储,企业除可获得土地市场价外,还可额外获得政府奖励等等。

  有相应补贴政策问世,又有环保指标监管,以及淘汰名单和合规名单的不断审核,化解产能过剩所需时间才会缩短,钢铁供给矛盾才会有效解决。否则,单靠市场过度竞争、优胜劣汰,钢材市场的非良性运转恐怕需要持续更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