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帘线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31日 点击数:

  钢帘线由法国米其林(Michelin)公司于1946年首创,仅用了12年时间使该公司生产的汽车轮胎全部子午化。尽管该公司对其技术极度保密,长期以来只出售轮胎不出售钢帘线。但是通过解剖其轮胎,不仅可知道轮胎的结构,也可知道所用钢帘线的结构和镀层情况。

  紧随米西林之后,英国于1949年开始,由邓录普(Dunlop)公司生产钢帘线;比利时贝卡尔特(Bekaert)公司于1951年开始生产钢帘线;日本在1964年—1968年间由东京制绳(Tokyo Rope Manufacturing)公司及其它公司生产钢帘线。美国由于人造丝工业比较发达,价格较低,所以人造丝帘线曾统治美国轮胎市场20年之久,直到七十年代钢帘线才进入美国市场。

  国际上较大的轮胎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钢帘线生产厂。法国米西林公司制造的钢丝子午线轮胎是举世公认的当今世界上质量优良的轮胎,该公司拥有14个钢帘线生产厂,以满足其每天600吨以上钢帘线的需要量。意大利皮列里公司、英国邓录普公司、美国固德伊尔(Good year)公司等,也都有自己规模不小的钢帘线生产厂。目前,各橡胶集团自己生产的钢帘线占世界钢帘线总产量的40%以上。橡胶集团自己生产钢帘线,不仅在成本上比较有利,而且在科研上也非常有利,例如钢帘线与橡胶粘合性能的研究,就需要橡胶研究人员和钢帘线研究人员的密切配合,以便获得橡胶配方与帘线镀层之间的最佳协调性。

  世界上专门生产钢帘线的最大厂家是比利时的贝卡尔公司。据介绍,它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拥有55家生产基地,1.6万名员工,分布于18个国家。仅钢帘线产量,1992年就达到29.5万吨,若包括其它钢丝和钢丝制品,则超过100万吨。

  全世界钢帘线产量,1970年为14.6万吨,1992年约10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9%。我国在六十年代初便开始子午胎的研制和开发,钢帘线也同时起步。最早研制并生产钢帘线的企业是上海钢丝厂,从1960年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上海钢丝厂之后,湖北钢丝厂、江阴钢丝绳厂、青岛钢丝绳厂、沈阳线材厂、江苏兴达钢帘线集团公司等,也发展了钢帘线生产,以上各厂的生产能力合计约15000吨/年。最近,江阴的CBSC公司和贵州钢丝绳厂的钢帘线项目也相继投产。我国钢帘线的实际产量,1993年为6000吨/年,1994年大体维持在这个水平上,1995年由于湖北、上海、兴达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加上CBSC的投产,钢帘线产量有较大突破。从1986年至1993年的8年间,我国钢帘线产量平均每年递增39.5%,比世界平均增长率(9%)要高得多,但从绝对产量看还是很低的。我国历年进口钢帘线,八十年代每年进口约500—800吨,1993年进口约6000吨。进口钢帘线的离岸价,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每吨约3000—4500美元不等;国产钢帘线售价每吨17000—30000元不等。八十年代中后期,上海、江阴、湖北、青岛、沈阳等钢帘线生产厂,相继从国外引进钢帘线成套设备(或单机)以及生产技术并逐步消化吸收,使我国钢帘线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大约缩短了20年,大体上达到八十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上一篇:钢帘线概述[ 07-22 ]下一篇:不锈钢的腐蚀形式[ 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