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文静
替代进口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用高温合金、国内350公里以上时速高铁唯一可选的铜铬锆合金导线、打破国外垄断的压电单晶材料……在我市新材料产业新赛道上,一批拥有“超”能力的新材料正在出圈出彩。
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内外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新形势,新材料的发展壮大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市以前瞻眼光谋篇布局,做强存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做优增量,深化创新、中试平台建设;做大总量,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材料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高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深耕五大领域
助力集聚成势拔节生长
布局新材料产业,我市具有先发优势。作为原材料工业大市,我市在钢铁、玻璃、煤化工等领域优势明显,清河是全国重要的再生硬质合金生产基地和稀贵铁合金生产基地,沙河是全国玻璃现货、期货、大宗商品三大市场定价中心,襄都旭阳化工园区是河北省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最多和技术最先进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材料产业底子好且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保障。
“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底盘’,虽属产业链上游,但也与制造业相辅相成。新材料支撑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新需求又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孕育了多样化场景和庞大市场。”市新材料产业专班负责人高婷说,如今,我市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正在拓宽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
今年,我市确定新材料产业五个重点发展领域,涉及先进钢铁材料、特种合金、绿色化工新材料、特种玻璃及玻纤材料、前沿新材料。按照《邢台市新材料产业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部署,将着力推进五大领域集聚发展,使技术往高端、产品往终端发展,越来越多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突破,更多高性能新材料落地。
其中,以威县为核心承载区发展先进钢铁材料,推动钢铁产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升级,钢铁制造向个性化、按需定制转型,建设世界一流特钢材料标杆企业。以清河县、宁晋县为核心承载区发展特种合金材料,推动清河特种合金产品高端化,打造宁晋电线电缆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任泽区和襄都区为核心承载区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打造冀中南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沙河市为核心承载区发展特种玻璃和玻纤材料,推动沙河玻璃从玻璃制造加工向玻璃新材料领域转型。以市高新区、柏乡县为核心承载区发展前沿新材料,推动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类材料产业发展。
推动有色金属、化工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基新材料、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先进陶瓷材料、压电单晶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我市新材料产业将着力聚能起势,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