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表面处理
汽车紧固件表面处理主要有以下方式:a.非电解镀层为热浸镀、渗镀、机械镀、达克罗(Dacro)烧结膜等;b.电解镀层为镀锌、锌镍合金、锌铁合金等;c.磷化处理;d.发黑处理等。
主要缺陷是电镀和磷化过程中吸收氢而产生氢脆。被调查的国内企业对于表面保护的认识还处在仅用盐雾试验来作评价依据的水平,对于高强度螺纹紧固件而言,表面摩擦因数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所有工艺装配参数都是基于所规定的摩擦因数范围开发。
被调查的表面处理厂均按照不同摩擦因数配用不同的钝化工艺和润滑剂,溶剂都是直接进口。但对于达到工艺要求的摩擦因数的调整和检测则缺少必要的手段和仪器。
6、分选、包装和产品可追溯性
被调查的紧固件厂在表面处理后采用的分选方式主要有人工挑选、涡流分选、光学传感尺寸及轮廓分选。分选过程主要是挑出带有明显缺陷的不良产品,如淬火裂纹、表面脱碳(涡流分选)、尺寸变形等。
在重要的紧固零件生产中,部分厂家采用进口分选仪器,这些厂家对于重要紧固件的生产基本上能做到100%检验。
包装和运输主要是预防紧固件发生破损、散落及外界环境的侵蚀等。
产品可追溯性主要是对于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追溯到生产班次、材料批号、热处理状况等所有工艺流程。被调查的紧固件厂,对产品流转卡的实施和管理正在逐步按照主机厂要求推进,从材料的进厂、改制到成形、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基本上建立了控制体系,但也发现有部分厂家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等现象。
对于国内的紧固件厂家,加强重要零件尤其是高强度螺纹紧固件的过程检测和在线分选能力,排除一些人为干扰因素,对保证供货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7、试验室能力
主要问题是试验设备陈旧、人员素质需提高、测试标准和计量管理需改善。
8、总结和讨论
本次主要是针对汽车紧固件厂家作的一次调查。整体而言,国内已经初步具备生产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的条件和能力。在制造与测试的关键设备方面,国内企业正通过技术引进并消化的方式提高实力。
被调查厂家的新产品开发速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国外紧固件广家已与主机厂或整车厂形成生产链的关系,共同研发产品。例如,上海特强公司主要给本田等主机厂供货,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被调查的部分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偏低,难以从工艺技术条件上保证高强度紧固件的尺寸精度、一致性、性能可靠性和互换性的要求。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技术力量及人才,缺乏资金、必要的仪器设备和独立研发能力。
汽车用紧固件在其生产领域属于高端产品,被调查企业都认识到企业所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来自国外厂家的竞争压力,加强相关科技信息技术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应该从处于跟踪和模仿的阶段过渡到建立自身的独立研究开发力量。
——本文摘自《中国金属制品网》